8月16日至18日,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2025“一带一路”国际竞赛总决赛在山东大学顺利举办。大赛的前身是“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”,此次大赛为更名后的首次赛事,作为全国医学教育领域重要的国家级大学生科研创新赛事,本次大赛规模与参赛人数均创历史新高,来自全球20个国家、300余所高校、4.5万余学生参赛,聚焦医学前沿与临床需求,涵盖基础临床、预防医学、口腔医学、法医学、药学中医药学、交叉学科6个学科赛道及高职高专赛道和“一带一路”国际竞赛赛道。经过校赛、区赛的激烈角逐后,来自10个国家、200余所高校的820余个项目团队跻身总决赛,4000余名师生、200余位嘉宾与评审专家参加活动,评审专家中半数以上为各类国家级人才。我校2支队伍晋级全国总决赛,参加基础临床赛道、交叉赛道角逐,最终斩获1金1铜,创历史最佳成绩!

生命科学学院王文锐教授、毛颖基副教授指导的本科生团队—朱启宇、李海鹏、高志伟、张娜、孙晨曦以《层状双氢氧化物负载二甲双胍诱导铁死亡并增强PD-L1免疫治疗的机制与研究》项目获得交叉赛道小组第一名,入围冠军争夺赛,斩获金奖,同时获得最佳学术奖。这是学校首次获得该项赛事的金奖,实现了历史性突破。精神卫生学院张静教授、王蒙老师指导的本科生团队-吴焕、陈诺、徐畅、吴昕纯、刘新宇以《NAP1L5调控PEG10促急性髓系白血病恶性进展的机制研究》项目获得基础临床赛道铜奖。

学校高度重视,全力支持。教务处、必威betway西汉姆联精诚协作、系统谋划,通过广泛动员、周密筹备和多轮遴选,打造出代表我校最高竞技水平的参赛队伍。校团委精心创排的节目获选仅有6所院校参赛选手参加的闭幕式文艺展演,向全国同行立体展现了蚌医大青年术业专精、全面发展的昂扬气象,为学校赢得了独特的荣誉。

这份成绩的取得,不仅凝聚了参赛师生的智慧与汗水,更是学校长期以来坚持科教融合、以赛促教、全方位育人的生动体现。以此为契机,蚌埠医科大学将持续深化科教协同机制,将竞赛中激发的创新思维、团队精神和艺术素养融入日常教学、科研训练与校园文化,紧密对接医疗卫生健康领域的人才需求,着力培养专业扎实、敢于创新、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。
(童旭辉、杨小迪/审 王文锐、胡小冬/文 组委会/图)